俗话说“猪怕过冬,财务怕年终”!年终岁尾,不少企业财务已在忙忙碌碌核查各类指标、数据,开始关注:年终关账需要注意的涉税事项有哪些?如何更好地避免相关税务风险?如何做好前期工作以便在汇算清缴时“一步到位”?
今天,小编就给财务朋友们梳理一下年底重点科目,助力大家有效减轻汇算清缴工作量,降低税务风险。(1)、账实是否相符?(现金账面余额要与库存现金相符。)(2)、库存现金是否超过限额标准?(大额现金需及时存入银行账户。)(1)、账实是否相符?(银行存款与银行对账单要相符。)(2)、是否存在大量未达账项?(所有银行帐号都不要有未达账项。)(3)、所有的账户是否都在账务中核算?(要将公司所有账户在银行存款中核算;个别长期闲置不用账户建议销户,审计函证时会耗用资金。)(4)、是否将个人账户在银行存款中核算?(检查是有将公司股东个人卡收支视同银行存款管理;个别银行存款资料不全账实不一致等不合规情况。)(1)、各项存货实存数量与账面数量是否一致?(注意已处理的存货未进行账务处理的,以及发出商品和在途物资的处理。)(2)、是否有积压、报废、损失物资?(企业材料损失如果没有进行正确的归集,无法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3)、企业采购入库的存货,是否都取得了发票?(所采购的材料没有取得正规发票,相关成本费用不得在所得税前列支)(4)、上期末暂估入库的存货,月初是否进行了冲减核销?(5)、库存材料成本结转方式: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等,是否存在任意变动?(企业库存材料成本结转随意变动,需要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进行相关调整)(1)、各项固定资产账面数量与实物数量是否一致?(注意已报废固定资产而未进行账务处理)(2)、是否存在减值情形?(企业按会计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得税前扣除,其折旧仍按税法确定的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算扣除。)(5)、如何折旧?(会计折旧金额小于税法规定,按会计计算扣除;大于税法规定,按税法计算扣除)注意:当月增加固定资产下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财务最关心就是账面上往来款收不回钱,形成了坏账如何处理?如果企业确实发生了应收及预付账款坏账损失,需要按照以下三种情况确认:② 逾期一年以上,且单笔数额不超过五万或者不超过企业年度收入总额万分之一的应收款项,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但应说明情况并出具专项报告(不再留存),相关要求与上述“逾期三年以上”相同;③未逾期、逾期不足一年、逾期一至三年且单笔数额既不超过五万也不超过企业年度收入总额万分之一。(1)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当年费用及时入账,避免出现费用跨期入账。(4)已发生并记账的费用是否全部取得合规票据,未取得票据的应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
